法院支持對固廢產生的臭氣適用處罰較重的法條
北京報道 為加強和規范案例指導工作,保證法律適用的正確和統一,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第22至24批指導性案例。其中第24批是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案例。
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吳兆祥介紹,截至2019年底,最高法已從全國法院審結的環境資源案件中先后選取發布15批共135個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第24批共13件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集中展示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成果,濃縮了中國環境資源審判的發展亮點。
吳兆祥詳細介紹了本次發布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的主要內容。
第一,體現了環境資源案件范圍的多元性。這13個案例在訴訟類型上,既包括私益訴訟,也包括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在責任方式上,涉及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三種責任方式的統籌適用;在保護對象上,涵蓋大氣、水、土壤、礦業、林業、漁業等環境要素和自然資源,覆蓋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領域,環境案件特色鮮明,辨識度高。
第二,體現了環境資源審判理念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在審理環資類案件中始終注重貫徹綠色原則,遵循預防優先理念,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消滅在源頭或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遵循注重修復理念,確保生態環境得到及時有效修復;遵循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理念,促進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嚴懲、責任追究為內容的制度體系;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第三,體現了環境資源案件裁判規則的專業性。這13個案例涉及的均為生態環境保護審判領域特有的法律適用問題,包括環境介質可以自凈與不能自凈、合法排污與非法排污、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物質污染和能量污染等不同類型環境侵權案件在歸責原則、舉證責任分配和責任承擔方式的差異和具體適用規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以及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的判斷標準等,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專業性,有助于統一相關法律適用標準,規范司法行為。
下一步,最高法將繼續指導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審判各類環境資源案件,并將發布指導性案例作為推進精品化審判的重要手段,進一步發揮案例評價指引作用,不斷提高環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形成人人依法履行環境保護法律義務的良好社會氛圍。
1 呂金奎等79人訴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海上污染損害責任糾紛案。
裁判要點: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規定,海洋環境污染中的“污染物”不限于國家或者地方環境標準明確列舉的物質。污染者向海水水域排放未納入國家或者地方環境標準的含有鐵物質等成分的污水,造成漁業生產者養殖物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環境侵權責任。
2 李勁訴華潤置地(重慶)有限公司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案
裁判要點:由于光污染對人身的傷害具有潛在性、隱蔽性和個體差異性等特點,人民法院認定光污染損害,應當依據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是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以及是否超出公眾可容忍度等進行綜合認定。對于公眾可容忍度,可以根據周邊居民的反映情況、現場的實際感受及專家意見等判斷。
3 江蘇省人民政府訴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裁判要點: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交由不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企業或者個人進行處置,造成環境污染的,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責任。人民法院可以綜合考慮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主觀過錯、經營狀況等因素,在責任人提供有效擔保后判決其分期支付賠償費用。
4 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訴重慶藏金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首旭環?萍加邢薰旧鷳B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企業,負有確保其排污處理設備正常運行且排放物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的法定義務,委托其他單位處理的,應當對受托單位履行監管義務;明知受托單位違法排污不予制止甚或提供便利的,應當對環境污染損害承擔連帶責任。
污染者向水域排污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生態環境修復費用難以計算的,可以根據環境保護部門關于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有關規定,采用虛擬治理成本法對損害后果進行量化,根據違法排污的污染物種類、排污量及污染源排他性等因素計算生態環境損害量化數額。
5 中華環保聯合會訴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大氣污染責任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多次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行政處罰后仍未改正,原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的“具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重大風險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對其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6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訴秦皇島方圓包裝玻璃有限公司大氣污染責任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在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期間,污染者主動改進環保設施,有效降低環境風險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考慮超標排污行為的違法性、過錯程度、治理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以及防止污染采取的有效措施等因素,適當減輕污染者的賠償責任。
7 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檢察院訴王振殿、馬群凱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污染者違反國家規定向水域排污造成生態環境損害,以被污染水域有自凈功能、水質得到恢復為由主張免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修復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8 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訴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水污染責任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人民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的,可以責令其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審查批準及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之前,污染者不得恢復生產。
9 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檢察院訴蘇州其安工藝品有限公司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在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原告有證據證明被告產生危險廢物并實施了污染物處置行為,被告拒不提供其處置污染物情況等環境信息,導致無法查明污染物去向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原告主張的環境污染事實成立。
10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檢察院訴白山市江源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白山市江源區中醫院環境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人民法院在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時,對人民檢察院就同一污染環境行為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可以參照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規定,采取分別立案、一并審理、分別判決的方式處理。
11 云南省劍川縣人民檢察院訴劍川縣森林公安局怠于履行法定職責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
裁判要點: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中,人民法院應當以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是否得到有效制止,行政機關是否充分、及時、有效采取法定監管措施,以及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護,作為審查行政機關是否履行法定職責的標準。
12 陳德龍訴成都市成華區環境保護局環境行政處罰案
裁判要點: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通過私設暗管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污染者以其排放的水污染物達標、沒有對環境造成損害為由,主張不應受到行政處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3 上海鑫晶山建材開發有限公司訴上海市金山區環境保護局環境行政處罰案
裁判要點: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堆放、處理固體廢物產生的臭氣濃度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適用處罰較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對其進行處罰,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主張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其進行處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上一篇:《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2020/2/28]
- 下一篇:生物安全法立法進入“快車道” [20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