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堅守監測一線 守好安全底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及深圳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監測工作,服從服務疫情防控大局,掌握疫情期間全市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快速響應,主動作為,為保障深圳市環境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沖鋒在前
做好全市自動監測站保障
疫情來臨,全員動員,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直堅守一線,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6天時間召開五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成立疫情工作組,細致部署疫情防控與疫情監測工作。對內一人一檔,專人負責,每日跟蹤,實行掛號、銷號管理,最大程度做好人員疫情防控;對外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加強環境監測工作方案》,布置疫情期間監測任務,完善應急監測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全力做好疫情環境監測。
熊向隕站長檢查國控空氣站點
生態環境部1月30下發《關于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后,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快速響應,2月3日起由站長熊向隕、副站長何龍、郭鍵鋒、梁鴻帶隊,對全市15個國控/省控、59個“一街一站”空氣自動監測站和9座水質自動站進行現場檢查,檢查了自動監測設備運行情況和運維保障情況,詢問了運維人員在疫情期間所遇到的困難,保障疫情期間自動站穩定運行。2月19日,深圳河口國控水站高錳酸鹽指數儀器故障,疫情期間邊防通行更加困難,自動室高級工程師羅澍迅速協調邊防部隊,簽署疫情承諾函,進行資料報備,幾經波折,使國家地表水運維單位進入現場排障搶修。
高頻監測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預警
為保障全市飲用水安全,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加強15座重要飲用水源水庫手工監測,監測頻次由原來每月一次調整為每周一次,增加余氯、生物毒性等疫情特征指標。但隨著深圳市確診病例的增加以及大量消毒用品的使用,為堅決防止疫情的次生災害對飲用水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按環境管理部門要求,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又將水庫監測頻次調整為一周三次。同時,提供香港和深圳的重要水源地深圳水庫架設了生物毒性自動監測設備,實時監測預警水庫綜合毒性,為水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水庫加密監測
常規監測任務已經排滿的2月份,又加上了疫情應急監測,工作量幾乎是原來的3倍,但監測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加班加點的在與疫情防控賽跑。2月13日至16日,深圳迎來了第一場暴雨,為防止小區、醫療機構污水溢流,造成直排環境水體的不良影響,在現場室主任馬嵩的帶領下,對存在溢流風險的40個河流斷面開展監測工作。齊心戰“疫”,默默貢獻,是一線監測人員的風采。
雨天河流監測
勇往直前
強化水質凈化廠和醫療機構出水監測
水質凈化廠和醫療機構對監測人來說是疫情期間最大的風險源,為保障水質凈化廠出水和醫療機構出水穩定達標,防止病毒進入環境水體,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全市38家水質凈化廠開展了2輪手工抽檢,對全市7家垃圾發電廠廢氣進行現場監測,對38家水質凈化廠3000余條在線監測數據進行每日審核,密切關注全市79家醫療衛生機構在線監測總余氯指標,每日一報,每日一警,全力保障出水達標排放。
出發水質凈化廠
水質凈化廠出水抽測
疫情期間,水質凈化廠出水的余氯和糞大腸菌群是重點關注對象,一方面要加強污水的殺菌消毒,另一方面要防止污水含氯過高而影響生化處理單元。為保障水質凈化廠出水穩定達標,處理設施穩定運行,2月3日由副站長梁鴻帶隊開展第一輪水質凈化廠的抽測工作,監測人員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逆行而上”,雖有感染風險,但監測人員仍沖鋒在前。
垃圾焚燒廠廠界廢氣監測
時刻準備
做好應急監測工作
針對疫情防控,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第一時間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對應急車輛、儀器、材料和防護裝備等物資進行完善和儲備,詳細規定了應急負責人和應急人員的值班安排。從除夕至今應急監測安排兩組人員24小時執勤,落實應急物資準備,隨時開展疫情期間應急監測。1月31日和2月6日分別出動兩次應急監測隊伍,開展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每天1萬余條自動監測數據和在線監測數據的嚴格審核,飲用水源超負荷的加密監測,實驗室人員夜以繼日的分析測試,統計人員的綜合分析與及時報送,監測部門各方的聯動,成就了監測機器的有序運轉,監測人在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54歲的現場監測人員劉建輝說:“能為疫情監測出一份力,我覺得是值得的”。他說出了所有監測人的心聲。
(供稿: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上一篇:計量中心有序復工,確保國控網量值溯源工作不間斷 [2020/3/4]
- 下一篇: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2.23-2.29) [2020/3/4]